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每日一练(2021-01-11)

发布时间:2021-01-11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考试共4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乙公司以国产牛肉为样品,谎称美国进口牛肉,与甲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后甲公司得知这一事实。此时恰逢美国流行疯牛病,美国进口牛肉滞销,国产牛肉价格上涨。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甲公司有权自知道样品为国产牛肉之日起1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B.甲公司有权自知道样品为国产牛肉之日起3个月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C.甲公司有权决定履行该合同,乙公司无权拒绝履行

D.在甲公司决定撤销该合同之前,该合同的效力待定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1)选项AB:—方以欺诈手段,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 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甲公司)自知道 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选项CD: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被撤销之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撤销权人 (甲公司)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撤销该行为,也可以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权归于消灭。如果撤销权人表示放弃撤销权或者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的,则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确定地成为完全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乙公司无权拒绝履行合同。

2、甲上市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2010年10月,甲公司准备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关于该公司的下列情况中,符合发行该种债券条件的是()。【单选题】

A.最近6个月内不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

B.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C.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平均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但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除外

D.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达到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5%,预计所附认股权全部行权后募集的资金总量不超过拟发行公司债券金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根据规定,发行分离交易转债的条件为:最近12个月内不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因此选项A错误;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因此B选项错误;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预计所附认股权全部行权后募集的资金总量不超过拟发行公司债券金额,因此选项D错误。

3、甲向乙借款,欲以其轿车作为担保。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甲可就该轿车设立质权

B.甲可就该轿车设立抵押权

C.以该轿车设立质押的,质权自登记时设立

D.以该轿车设立抵押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B正确:动产可以抵押、质押,但不动产只能抵押;选项C不正确:动产质权自质物“移交”给质权人占有时设立;选项D不正确:以动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4、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合伙企业利润分配的首要依据是( )。【单选题】

A.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

B.合伙人协商的比例

C.合伙人实缴出资的比例

D.合伙人认缴出资的比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5、2009年4月,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万元,甲企业和乙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乙变更借款合同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对1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对增加的5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C.丙企业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丙企业对于甲企业和乙银行的通知未予答复,视为同意

D.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金额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保证期间内,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主合同变更,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国家鼓励类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在原合同以外追加投资项目所取得的所得,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其追加投资应符合的条件有( )。

A.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1 500万美元

B.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6 000万美元

C.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1 500万美元,且达到或超过原注册资本的50%.

D.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1 500万美元,或达到或超过原注册资本的50%.

正确答案:BC
解析:可享受该优惠政策的条件是:①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6 000万美元;②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1 500万美元,且达到或超过原注册资本的50%。

下列关于β系数和标准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一项资产的β=0.5,表明它的系统风险是市场组合系统风险的0.5倍 B.无风险资产的β=0C.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0D.投资组合的β系数等于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之和

正确答案:ABC
根据β系数的经济意义可知,选项A的说法正确;β系数衡量的是系统风险,标准差衡量的是总体风险,对于无风险资产而言,既没有系统风 
险,也没有总体风险,因此,选项B、C的说法正确;投资组合的β系数等于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所以选项D的说法错误。 

(2013年)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年至20×3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年8月30日,甲公司公告购买丁公司持有的乙公司60%股权。购买合同约定,以20×1年7月31日经评估确定的乙公司净资产价值52 000万元为基础,甲公司以每股6元的价格向其发行6 000万股本公司股票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股权。
  12月26日,该交易取得证券监管部门核准;12月30日,双方完成资产交接手续;12月3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董事会派出7名成员,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该项交易后续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以7月31日评估值为基础进行调整后的公允价值为54 000万元(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当日,乙公司股本为1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0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9 4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 600万元;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6.3元。
  20×2年1月5日,甲公司办理完毕相关股权登记手续,当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6.7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4 000万元;1月7日,完成该交易相关的验资程序,当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6.8元,期间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未发生变化。
  该项交易中,甲公司为取得有关股权以银行存款支付评估费100万元,法律费300万元,为发行股票支付券商佣金2 000万元。
  甲、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关系。
  (2)20×2年3月31日,甲公司支付2 600万元取得丙公司30%股权并能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 16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其中:有一项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840万元,账面价值为48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仍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有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账面价值为720万元,其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上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均自甲公司取得丙公司30%股权后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或摊销。
  丙公司20×2年实现净利润2 4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20万元,假定有关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在年度中均匀实现。
  (3)20×2年6月20日,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A产品出售给乙公司,售价为300万元,成本为216万元。乙公司将取得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取得时即投入使用,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2年底,甲公司尚未收到乙公司购买A产品价款。甲公司对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含应收关联方款项)按账面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4)乙公司20×2年实现净利润6 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400万元。乙公司20×2年12月31日股本为1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0 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 000万元。
  (5)甲公司20×2年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形成的应收账款于20×3年结清。
  其他有关资料: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外其他相关税费;售价均不含增值税;本题中有关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要求(1):确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购买日,并说明理由;计算该项合并中应确认的商誉,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要求(2):确定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理由;编制甲公司确认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20×2年持有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该项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相关的会计分录。
要求(3):编制甲公司20×2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要求(4):编制甲公司20×3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抵销上年双方未实现内部交易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影响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 ①购买日为20×1年12月31日。
  ②理由:甲公司自20×1年12月31日起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后续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③甲公司合并乙公司产生的商誉=6 000×6.3-54 000×60%=5 400(万元)。
  ④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000×6.3)37 800
    贷:股本              6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1 800
  借:管理费用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2)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理由:甲公司能够对丙公司决策施加重大影响。相关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 000×30%)2 700
    贷:银行存款                2 600
      营业外收入                100
  甲公司20×2年持有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 400×9/12-(840-480)/5×9/12-(1 200-720)/6×9/12]×30%=505.8(万元)
  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120×9/12×30%=-27(万元)。有关账面价值调整的相关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5.8
    其他综合收益              27
    贷:投资收益               505.8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27
(3) 借:营业收入        300
    贷:营业成本        216
      固定资产——原值    84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4/5/2)8.4
    贷:管理费用             8.4
  借:应付账款             351
    贷:应收账款             351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51×5%)17.55
    贷:信用减值损失          17.55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600+240)3 840
    贷:投资收益      (6 000×60%)3 6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60%)240
  借:股本                   10 000
    资本公积                20 000
    其他综合收益  (0+400)         400
    盈余公积     (9 400+6 000×10%)10 0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 600+6 000-600)20 000
    商誉       (41 640-60 400×60%)5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个别37 800+合并3 840)41 640
      少数股东权益               24 160
  借:投资收益         (6 000×60%)3 600
    少数股东损益               2 400
    年初未分配利润             14 6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6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0 000
(4)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84
    贷:固定资产——原值         84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4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8.4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51×5%)17.5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7.55
  借:信用减值损失            17.5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51×5%)17.55
  或合并:
  借:信用减值损失           17.5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7.55

(2018年)甲公司为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公司,甲公司通过其在开曼群岛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了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乙公司。SPV公司是一家空壳公司,自成立以来不从事任何实质业务,没有配备资产和人员,也没有取得经营性收入。甲公司及其子公司相关股权架构示意如下,持股比例均为100%。

 乙公司于2017年发生了如下业务:
  (1)5月5日,通过SPV公司向甲公司分配股息1000万元。
  (2)7月15日,向甲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1000万元、咨询费800万元,7月30日向甲公司支付设计费5万元。甲公司未派遣相关人员来中国提供相关服务。
  (3)12月20日,甲公司将SPV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另一中国居民企业丙公司,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8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假设1美元折合6.5元人民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问题(1):计算乙公司向SPV公司分配股息时应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
  问题(2):计算乙公司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问题(3):计算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咨询费,设计费应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
  问题(4):指出乙公司上述对外支付的款项中,需要办理税务备案手续的项目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问题(5):判断甲公司转让SPV公司的股权是否需要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应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1000×10%=100(万元)
  (2)乙公司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1000+800+5)÷(1+6%)×6% =102.17(万元)
  虽然甲公司并未派遣相关人员来中国提供相关服务,但由于服务接受方在中国境内,因此需要缴纳中国的增值税。
  (3)应扣缴企业所得税=1000÷(1+6%)×10%=94.34(万元)
  由于甲公司并未派遣相关人员来中国提供咨询服务和设计服务,因此劳务发生地不在中国,企业所得税的来源地不在中国,无需缴纳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来源地,由于支付方在中国境内,因此需要缴纳中国的企业所得税。
  特别提示:
  第(2)问和第(3)问结合在一起,考核的关键点是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来源地与增值税的境内、境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4)需要备案的项目有:分配股息、支付商标使用费、咨询费。
  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单笔支付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特定种类外汇资金,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备案。设计费没有超过5万美元,无需进行税务备案。
  (5)需要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理由:根据《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间接转让中国居民股权等财产,规避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确认为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财产,需要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