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搞定!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释类题型全拿下!

发布时间:2019-04-14


在行测考试中,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察逻辑推理题目,而可能性推理题目在其中更是占据重要地位。可能性推理在公务员考试中根据题型可分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六种。在这里,重点给大家讲一下解释型题目。所谓解释型,就是题目当中出现看似矛盾的一组现象,实则并不矛盾,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说明推理的合理性。这是大家能拿分的一类题目,下面就为大家梳理做题的步骤。

第一步,大家先要从问法当中判断此题为解释型题目。

这类试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行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解释上述矛盾的现象?”

除了以下哪项,都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

第二步,找矛盾。

当题干出现转折性词语,例如:但是、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却等,这些转折词的前后往往就是我们所要找的矛盾。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解释这组看似矛盾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在解释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1、解释要兼顾矛盾双方,解释到要点上。

2、解释要联系客观实际,具有普遍性。

【例题】一则关于西瓜含有膨大剂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报道,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极小,几乎没有消费者打算改变他们购买西瓜的习惯。尽管如此,在该报道一个月后的七月份,某大型连锁超市的西瓜销量还是大大地下降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该类报道经常出现,到了七月份消费者已对该类报道漠不关心了

B.七月中旬后该大型连锁超市为表示对消费者负责,主动停止销售西瓜

C.食品专家认为,西瓜中仅含有少量的膨大剂,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D.七月份上市的水果种类繁多,消费者购买其他水果以替代西瓜

【答案】B

【解析】在尽管如此前后,题干出现的两个事实是消费者没有减少购买西瓜,但是超市的西瓜却减少了。容易混淆的是D选项,这个是与题干相矛盾的,因为题干中描述了消费者并不打算改变购买西瓜的习惯。因此,答案选B

只要大家按照给出的步骤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矛盾现象,解释型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人说“别人对我多好,我就对别人多好”:有人说“我对别人多好,别人就该对我多好”。人们以此作为人际关系法则,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1)“别人对我多好,我就对别人多好”,“我对别人多好,别人就该对我多好”,强调的都是付出与收获的对等性,实质上反映的是为人处世的功利态度。生活中,付出与收获常常不是对等的。如果对每一点付出都索取回报,没有所得就不去付出,实际上是把自己禁锢起来,可能会失去更多。因为很多时候,先付出才会有收获,付出多收获才更多。
(2)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抱有这种功利态度,很多时候会陷入孤立被动的局面中,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因此我不认同这种所谓的人际关系法则。

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 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1/4,丁捐款 169 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

A. 780 元
B. 890 元
C. 1183 元
D. 2083 元
答案:A
解析:
设一共捐款x元,则有(1-1/3-1/4-1/5)*x=169 ,解得x=780(元)。故答案为A。

如果阿根廷参加联盟,则巴西和智利将抵制联盟。如果巴西和智利有一国抵制联盟,那么联盟就会名存实亡。而联盟没有名存实亡。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巴西没有参加联盟
B. 巴西参加联盟
C. 智利或巴西至少有一国没有参加联盟
D. 阿根廷没有参加联盟
答案:D
解析:
如果……则/那么……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故答案为D。

好莱坞商业大片宣传的是一种普世价值,它往往故事简单, 的道理也很浅显,这一点常常为西方的知识分子所____。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浅显的东西,往往才可能被普遍的大众接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蕴含不屑
B. 包含轻视
C. 渗透鄙夷
D. 传达唾弃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渗透”与“道理”不搭配,排除C。“为……所”与“轻视”也不搭配,排除B。“唾弃”语义较重,与句中的“浅显的东西”的感情色彩有出入,相比之下,“不屑”更合适。故答案为A。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