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你知道吗?看过来!

发布时间:2020-01-01


很多小伙伴想了解2020国考笔试成绩查询的相关信息,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一、成绩计算。

报考者可于20201月登陆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二、成绩查询。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官方网址为: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home/gkhome.html。根据2020国考公告内描述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为202017日。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为2019117日; 2018124 

三、注意事项。

 1.积极参与国考调剂 。2020国考对于公共科目笔试合格人数与拟录用人数之比未达到规定面试比例的部分职位,国家公务员局将在今年1月和5月组织两次公开调剂。对于没有入围面试名单的“落榜”考生来说迎来了“新希望”, 2020198:0011118:00期间考生可以在国考专题网站提交申请,等待招录单位审核,并于115日之后查询审核结果。本次调剂共有1458个职位有调剂需求,共需调剂4539人。 但国考调剂要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参加调剂:

1)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的职位之间进行。

2)已进入首批面试名单的报考人员不得参加调剂。

3)参加调剂的报考人员只能申请一个调剂职位。

4)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应当符合调剂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5) 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当同时达到原报考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和拟调剂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

6)进入调剂职位面试的人员不得参加原报考职位的递补。

2.全力转战省考备考。一般情况下,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是以国考打头阵,之后各省份陆续举行省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0国考之后,北京、江苏、上海三省已经举行了省考笔试,浙江明确考试时间是2月下旬,目前报名期已过,考生们可以重点关注其他26个省的招考公告,从2020省考中寻找新的机遇。 从2019年各省省考招录政策来看,各省均有一些职位是面向全国招录,不设户籍限制,比如陕西省考公告取消了“陕西常住户口、陕西生源、陕西区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限制,符合条件的外省考生也可参加;此外,还福建等省会拿出10%左右的职位面向全国招录。

以上就是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2020国考笔试成绩查询的相关讯息,感兴趣的小伙伴后续也可以通过51题库考试学习网关注更多信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欧洲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亚欧大陆开辟新的空间。这三国分别是:

A.以色列 乌克兰 英国
B.墨西哥 奥地利 瑞典
C.意大利 摩纳哥 法国
D.新西兰 葡萄牙 德国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19年3月21日至26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欧洲之行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今年首次出访。
因此,选择C选项。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所谓要规范,就是要:

A. 重申过去的法律和政策,必须让农民自愿地选择
B. 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
C. 任何人不得阻止农民依法自愿地流转土地
D. 不得改变土地的所有权、用途和损害承包方的利益
答案:A,B,C
解析:
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于农民承包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允许流转,这个政策由来已久。所谓要规范,就是要重申过去的法律和政策,必须让农民自愿地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或者阻止不让农民自愿地流转土地。D项是具体内容,不选。故答案为ABC。

图案造型的基本形式法则不包括( )。

A对称与均衡
B照应与搭配
C对比与和谐
D节奏与律动

答案:B
解析:
图案形式美的法则有: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律、主从与重点、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和谐与对比、多样与统一。

故正确答案为B。

公众需要言论自由,网民拥有在微博、微信上自由表达的权利,但是也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维护网络文明,守住道德底线。言论自由是建立在文明、健康的基础上.而不应成为扭曲事实,制造恐慌,实施网络暴力的借口。网络谣言对于社会秩序的破坏性,以及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危害性不容轻视,对于那些贪图一时口舌之快,又或者别有用心者,故意编造、传播谣言,对公民权益造成损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人员.必须要依法处理。以求正本清源。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每个公民都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B.网民需守住道德底线,净化网络环境
C.言论自由不应成为传播谣言的借口
D.言论自由应有度,网络谣言需法治
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公众在拥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接着指出言论自由应是文明、健康的,不应成为扭曲事实、实施网络暴力的借口;最后提到对于危害社会秩序的网络谣言,应采取依法处理。总结以上可知,文段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言论自由应有度,网络谣言需法治。D项描述与此一致,A、B、C三项描述均不完整。故本题答案为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