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MBA考试《逻辑》模拟试题(2021-03-29)

发布时间:2021-03-29


2021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小李:如果在视觉上不能辨别艺术复制品和真品之间的差异,那么复制品就应该和真品的价值一样。因为如果两件艺术品在视觉上无差异,那么它们就有相同的品质。要是它们有相同的品质,它们的价格就应该相等。小王:你对艺术了解得太少啦!即使某人做了一件精致的复制品,并且在视觉上难以把这件复制品与真品区别开来,由于这件复制品和真品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能算有同样的品质。现代人重塑的兵马俑再逼真,也不能与秦陵的兵马俑相提并论。小王用下列哪项方法驳斥小李的论证()。【逻辑推理】

A.攻击小李的一个假设,这个假设认为:一件艺术品的价格表明它的价值

B.提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削弱对方的一个断言,它是对方得出结论的基础

C.对小李的一个断言提出质疑,这个断言是:在视觉上难以把一件精致的复制品和真品区别开来

D.给出确认小李不能判断一件艺术品品质的理由,这个理由是小李对艺术品的鉴赏还缺乏经验

E.提出一个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可判定两件艺术品是否可从视觉上加以区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王提出“由于这件复制品和真品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能算有同样的品质”,来削弱小李的“如果在视觉上不能辨别艺术复制品和真品之间的差异,那么复制品就应该和真品的价值一样”的断言,这个断言是小李推出“要是它们有相同的品质,它们的价格就应该相等”这个结论的基础,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

2、一高中英语教师在最近一次试验中,把一些真正的、通常使用的格言散置于几个他自己编造的、无意义的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之中。接着他让学生们对所有列出的句子进行评价。学生们普遍都认为伪造的格言与真正的格言一样地具有哲理和含意。这个老师于是就推论出格言之所以得到了格言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经常被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哲理。下面哪一点如果正确的话,最能质疑那个老师的结论()。【逻辑推理】

A.有些格言使用的频率比其他格言的高

B.在所列出的句子中真正的格言的数量比伪造的格言的多

C.格言型的句子与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具有不同的风格

D.一些学生以一种方式来考虑一个句子,另一些学生会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考虑它

E.那些被选择作为评价者的学生,缺乏判断句子哲理性的经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老师让学生进行格言的评价,并且以学生评价结果来说明格言的特点,这属于调查论证。调查对象是学生,这些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选项E说明“学生不具有能够理解、判断格言的经验”,削弱了上述调查论证。

3、一著名足球前卫可能在分析足球队的相对强弱方面非常在行。然而,一电视广告商提出的该前卫在女连裤袜或爆玉米花方面也很在行的说法就不得不引起观众的怀疑。当一个受欢迎的经常扮演医生的男演员出现在一个支持某一个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品牌的广告中时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因为他在电视表演方面有相当多的经验,所以他在那方面的观点就值得重视,但是观众有权利来怀疑他在咖啡广告中的权威性。下面哪一项是上面段落的推理的加强()。【逻辑推理】

A.权威分析作为证据的合理性与权威在该分析领域是否专业化密切相关

B.在评价权威的能力时,实际经验比学术上接受的训练更重要

C.许多商业电视广告中仅有的一种证据就是诉诸权威

D.许多观众不能充分地评价电视广告中的权威性的呼吁

E.电视观众会莫名其妙地从心理上把名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可信度转移到另一个他们做广告的产品领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用了两个例子,一是“足球前卫在女连裤袜或爆玉米花上的观点值得怀疑”,一是“男演员在咖啡品牌上的宣传也值得怀疑”。两个例子都说明以下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非自己专业以外领域的观点不具有权威性。A选项表达了上述原则,对论证加强。

4、莱布尼兹是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他先于牛顿发表了他的微积分研究成果。但是当时牛顿公布了他的私人笔记,说明他至少在莱布尼兹发表其成果的10年前已经运用了微积分的原理。牛顿还说,在莱布尼兹发表其成果不久前,他在给莱布尼兹的信中谈起过自己关于微积分的思想。但是事后的研究说明,牛顿的这封信中,有关微积分的几行字几乎没有涉及这一理论的任何重要之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莱布尼兹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逻辑推理】

A.莱布尼兹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不亚于牛顿

B.莱布尼兹是个诚实的人

C.没有第三个人不迟于莱布尼兹和牛顿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

D.莱布尼兹发表微积分研究成果前从没有把其中的关键性内容告诉任何人

E.莱布尼兹和牛顿都没有从第三渠道获得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的观点“莱布尼兹和牛顿他们相互没有交流过微积分的研究成果,所以他们都是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有没有第三个人与莱布尼兹和牛顿交流过微积分并早于他们发现微积分呢?如果有这种可能性,上述论证明显就不能成立,E选项将上述可能否定,是论证成立必须假设的,所以是正确答案。

5、某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东湖、西岛、南山三个旅游景点,每处景点都有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三种线路。李明、王刚、张波将赴上述三地进行9日游。每个人都设计了各自的旅游计划。后来发现,每处景点他们三人都选择了不同的线路,李明赴东湖的计划天数与王刚赴西岛的计划天数相同。李明赴南山的计划是三日游,王刚赴南山的计划是四日游。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张波计划东湖三日游,李明计划西岛四日游

B.张波计划东湖四日游,王刚计划西岛三日游

C.王刚计划东湖三日游,张波计划西岛四日游

D.李明计划东湖二日游,王刚计划西岛三日游

E.李明计划东湖二日游,王刚计划西岛二日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三个人三个地方的旅游时间,2天、3天、4天各不相同。根据已知“李明赴南山的计划是三日游,王刚赴南山的计划是四日游”,同时根据“李明赴东湖的计划天数与王刚赴西岛的计划天数相同”,可以推知,相同的天数只能是两日,这样得出以下计算步骤,如下表所示:对照选项后,可以知道答案选E。

6、在一场魔术表演中,魔术师看来是随意请一位观众志愿者,上台配合他的表演。根据魔术师的要求,志愿者从魔术师手中的一副扑克中随意抽出一张。志愿者看清楚了这张牌,但显然没有让魔术师看到这张牌。随后,志愿者把这张牌插回那副扑克中。魔术师把扑克洗了几遍,又切了一遍。最后魔术师从中取出一张,志愿者确认,这就是他抽出的那一张。有好奇者重复三次看了这个节目,想揭穿其中的奥秘。第一次,他用快速摄像机记录下了魔术师的手法,没有发现漏洞;第二次,他用自己的扑克代替魔术师的扑克;第三次,他自己充当志愿者。这三次表演,魔术师无一失手。此好奇者因此推断:该魔术的奥秘,不在手法技巧,也不在扑克或者志愿者有诈。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指出了好奇者的推理中的漏洞()。【逻辑推理】

A.好奇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他的摄像机功能会不稳定

B.好奇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除了摄像机以外,还有其他仪器可以准确记录魔术师的手法

C.好奇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手法技巧只有在使用做了手脚的扑克时才能奏效

D.好奇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魔术师表演同一个节目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E.好奇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除了他所怀疑的上述三种方法外,魔术师还可能使用其他的方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论证假设了同一个节目中使用同一种方法,而该假设未必符合魔术师的真实表演情况,所以D选项是正确答案。

7、一位研究嗜毒者的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嗜毒者倾向于操纵其他人的程度比不嗜毒者高出很多。该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经常操纵别人的人容易吸毒上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削弱了这位研究人员的结论()。【逻辑推理】

A.吸毒上瘾之后,嗜毒者学会以操纵别人作为取得毒品的一种方法

B.当被关入监狱时,嗜毒者经常运用他们操纵别人的能力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C.一些不嗜毒者比一些嗜毒者更多地操纵别人

D.可能成为嗜毒者的人除了经常操纵别人外,还表现出不正常的行为模式

E.被研究的嗜毒者在操纵别人时通常不能成功地获得他们所想要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要削弱“经常操纵别人的性格容易导致吸毒”,A选项“吸毒上瘾后,嗜毒者后改变了性格”属于因果倒置削弱。

8、人类学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死后复生的信念。在发掘出的那个时代的古墓中,死者的身边有衣服、饰物和武器等陪葬物,这是最早的关于人类具有死后复生信念的证据。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所假定的()。【逻辑推理】

A.死者身边的陪葬物是死者生前所使用过的

B.死后复生是大多数宗教信仰的核心信念

C.宗教信仰是大多数古代文明社会的特征

D.放置陪葬物是后人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与崇敬

E.陪葬物是为了死者在复生后使用而准备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结论是“死后复生”,而论据是“有陪葬物”,因此必须要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论证的过渡假设,E选项“陪葬物是为了死者在复生后使用而准备的”就是上述假设的一种表述,所以E是正确答案。

9、“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的不严密()。【逻辑推理】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

B.应该说明平反的操作程序

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及其权威性

D.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

E.对原来重罪轻判的案件进行纠正不应该称为平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重罪轻判”也是一种“处理错误的案件”,对其纠正不应该称之为平反,E选项说明上述定义属于定义过宽。

10、近期流感肆虐,一般流感患者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虽然并不是所有流感患者均需接受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但不少医生仍强烈建议老人、儿童等易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用药。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I.有些流感患者需接受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Ⅱ.并非有的流感患者不需接受抗病毒药物的治疗;Ⅲ.老人、儿童等易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不需要用药。【逻辑推理】

A.仅I

B.仅Ⅱ

C.仅Ⅲ

D.仅I、Ⅱ

E.仅Ⅱ、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是“有些流感患者不需要接受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所以仅Ⅱ与已知矛盾为假,答案选B。那么为什么不选Ⅲ?“医生建议老人、儿童用药”为真,并不表示医生建议的内容是真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