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总复习语文园地五至六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 )个模块。

A.“语文1”至“语文5”五

B.“语文2”至“语文6”五

C.“语文1”至“语文4”四

D.“语文2”至“语文5”四


正确答案:A


在学习的基础上,“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目标。

A、五

B、八

C、三

D、二


参考答案:D


小学语文中的交流模式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之间就语文学习的方法、经验等进行介绍、交流和讨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对语文教学目的表述最为全面、最准确的大纲是()

A.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C.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参考答案:A


简述小学语文测试评价的内容。


答案:
解析:
小学语文测试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


快乐学习,快乐测试!学校 班级 姓名_ 考号_ uuu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uuu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总复习语文园地五至六检测试卷(时间:90分 满分:100分)类型听力测试(8分)基础过关(47分)阅读提升(15分)习作(25分)卷面分(5分)总分评分第一部分:听力测试。听老师把语文书92页资料袋的内容读两遍,然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8分) 1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 ( ) 2.太阳可以燃烧一百亿年左右,它已存在大约六十亿年了。 ( ) 3.太阳现在正是中年。 ( ) 4.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太阳黑子。 ( )第二部分:基础过关(47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 h jin y fn no cn co b shng ( ) ( ) ( ) ( )tn su chng ki fn zh p b j di(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5分)输( ) 渴( ) 家( ) 幕( ) 洒( ) 愉( ) 喝( ) 稼( ) 暮( ) 酒( )3.用“ ”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1)老师在教(jio jio)室里教(jio jio)我们写字。(2)衣服上的裂缝(fng fng) 被妈妈一针一针地缝(fng fng) 补好了。(3)我一觉(ju jio)醒来,大脑感觉(ju jio)很清醒。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10分) 虽然但是只有才不仅而且 如果就即使也(1)()多读多写,写作能力()能提高。(2)这件衣服()合体,()漂亮。(3)()明天下雨,我()不去游泳。(4)()你的成绩再好,()不能骄傲。(5)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5.按要求写句子。(6分)(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改为陈述句) (2)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缩句) (3)科学家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改为被字句) 6.日积月累。(10分)(1)久晴大雾必阴, 。(1分)(2) ,明天太阳红。(1分)(3)日落胭脂红, 。(1分)(4) ,无雨山没腰。(1分)(5)默写游子吟(6分)_ _ _ _第三部分:阅读提升(15分)大墙下的小花苗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 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2分)2.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2分)3.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它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孩子们夸小花苗( )。(4分)4.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4分)温暖-( ) 难过-( )5. 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3分) 第四部分:习作,任选一题完成习作。(25分)1.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200字以上。2.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200字以上。


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

C热爱小学语文教育工作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E增强语文教学能力


A,C,D


结合你的语文学习经历,说说你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的认识。
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现象极其丰富多彩,所以为了更好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很好学会语文知识,我们必须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中小学生有以下心理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
3.不平衡性。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
理解了中小学生一般都具有的心理特点,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去很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呢?根据中学生心理点进行语文教学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我们意识到兴趣随着个体的需要、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这决定了提高学生兴趣要注重其发展性。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中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特别强,大多人敢想、敢说、敢做,较少受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敢于挑战权威。老师要实施有效教育,应多给引导、建议,为之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探索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自然的引导中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在学生中去营造一种良好师生的情感效应。
兴趣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感染学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的首要条件。老师若能以循循善诱真诚态度,走进学生的心里,无疑为学习语文开启了第一扇兴趣之门。还有,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一样的读者,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合作态度,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开阔学生思维视野,激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发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或(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不太规范,会因家庭因素产生许多不良习惯和无意识性错误,书面表达方面以识字写字,规范书写为基础,水平不及口头表达,但普遍求知欲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初步完善,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书面表达方面通过大量阅读可以进行独立的写作活动,容易在语文学习上树立信心。小学生阶段在不断的充实人生观价值观,各种奉献精神、谦让精神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老师应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美感。
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表现出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矛盾性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心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生活,培养丰富的情感。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更多更好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语文知识学习、老师教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创造宽松的气氛,鼓励学习发言。)


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

  •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 B、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
  • C、热爱小学语文教育工作
  •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 E、增强语文教学能力

正确答案:A,C,D


结合你的语文学习经历,说说你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的认识。


正确答案: 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现象极其丰富多彩,所以为了更好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很好学会语文知识,我们必须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中小学生有以下心理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
3.不平衡性。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
理解了中小学生一般都具有的心理特点,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去很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呢?根据中学生心理点进行语文教学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我们意识到兴趣随着个体的需要、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这决定了提高学生兴趣要注重其发展性。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中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特别强,大多人敢想、敢说、敢做,较少受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敢于挑战权威。老师要实施有效教育,应多给引导、建议,为之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探索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自然的引导中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在学生中去营造一种良好师生的情感效应。
兴趣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感染学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的首要条件。老师若能以循循善诱真诚态度,走进学生的心里,无疑为学习语文开启了第一扇兴趣之门。还有,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一样的读者,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合作态度,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开阔学生思维视野,激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发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或(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不太规范,会因家庭因素产生许多不良习惯和无意识性错误,书面表达方面以识字写字,规范书写为基础,水平不及口头表达,但普遍求知欲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初步完善,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书面表达方面通过大量阅读可以进行独立的写作活动,容易在语文学习上树立信心。小学生阶段在不断的充实人生观价值观,各种奉献精神、谦让精神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老师应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美感。
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表现出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矛盾性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心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生活,培养丰富的情感。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更多更好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语文知识学习、老师教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创造宽松的气氛,鼓励学习发言。)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学习,在()中学习,运用语文。


正确答案:探究性;实践


更多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总复习语文园地五至六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结合你的语文学习经历,说说你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的认识。正确答案: 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现象极其丰富多彩,所以为了更好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很好学会语文知识,我们必须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中小学生有以下心理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 3.不平衡性。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 理解了中小学生一般都具有的心理特点,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去很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呢?根据中学生心理点进行语文教学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我们意识到兴趣随着个体的需要、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这决定了提高学生兴趣要注重其发展性。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中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特别强,大多人敢想、敢说、敢做,较少受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敢于挑战权威。老师要实施有效教育,应多给引导、建议,为之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探索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自然的引导中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在学生中去营造一种良好师生的情感效应。 兴趣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感染学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的首要条件。老师若能以循循善诱真诚态度,走进学生的心里,无疑为学习语文开启了第一扇兴趣之门。还有,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一样的读者,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合作态度,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开阔学生思维视野,激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发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或(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不太规范,会因家庭因素产生许多不良习惯和无意识性错误,书面表达方面以识字写字,规范书写为基础,水平不及口头表达,但普遍求知欲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初步完善,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书面表达方面通过大量阅读可以进行独立的写作活动,容易在语文学习上树立信心。小学生阶段在不断的充实人生观价值观,各种奉献精神、谦让精神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老师应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美感。 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表现出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矛盾性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心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生活,培养丰富的情感。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更多更好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语文知识学习、老师教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创造宽松的气氛,鼓励学习发言。)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学习,在()中学习,运用语文。正确答案:探究性;实践

考题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义务教育大纲》正确答案:D

考题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答案: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学习方式的创新与继承。 二、创设综合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综合学习的兴趣。 2.优化教学过程,诱导学生掌握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3.加强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分享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三、努力在学生中建立大语文观。 四、注重学习过程中成果的生成。 五、综合性学习应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1.开设讲座不等于探究性学习。 2.确立课题不等于探究性学习。加深知识不等于探究性学习。

考题 多选题按照学习目标来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可以分为()。A侧重语文知识B侧重学生主体C侧重语文能力或素质发展D侧重人文情感培养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正确答案:B

考题 按照学习目标来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可以分为()。A、侧重语文知识B、侧重学生主体C、侧重语文能力或素质发展D、侧重人文情感培养正确答案:A,C,D

考题 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正确答案: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语文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地发现语文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考题 按照学习目标来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可以分为()。A、侧重语文知识B、侧重学生主体C、侧重语文能力或素质发展D、侧重人文情感培养正确答案:A,C,D

考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