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级建造师考试必备之流水施工

发布时间:2020-02-02


很多刚进入建筑行业的小伙伴都不知道什么叫流水施工,而流水施工对于建造师和造价师来说又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就是由固定组织的工人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的施工环境中依次连续地工作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依次施工(亦称顺序施工法)、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等组织方式。对于相同的施工对象,当采用不同的作业组织方法时,其效果也各不相同。

流水施工具体步骤是什么?

流水施工在工艺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不同专业的工作队(或组),并使其按照规定的顺序依次连续地投入到各施工段,然后完成各个施工过程。当分层施工时,第一施工层各个施工段的相应施工过程全部完成后,专业工作队依次、连续地投入到第二、第三、…第n施工层,有节奏、均衡、连续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称为流水施工。例如一个吊顶的工作班组在1层工作一周完成任务后,第二周立即转移到2层做同样的工作,然后第三周再到3层工作。其他的工作队也用这样的工作方式。这种作业法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能充分利用空间,大大缩短了工期。同时又克服了平行作业法资源高度集中的缺点,所以流水作业法是一种先进有效的作业组织法。流水作业法可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而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势必使各种材料可以均衡使用,消除了工作组的施工间歇,因而可以大大缩短工期,一般可缩短1/3—1/2。

流水施工的优点是什么?

可以实行各工作队专业化施工,因而为工人提高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改进操作方法和生产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可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相应可以减少人工和临时设施数量,从而可以达到节约投资、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专业化施工还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

流水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地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总工期趋于合理;

2.工作队及其工人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改进操作技术,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3.工作队及其工人能够连续作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之间,可实现合理搭接;

4.每天投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5.为现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流水施工是实现施工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与建筑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等现代施工内容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是实现企业进步的重要手段。

在一级建造师考试中;流水施工也是考试的一个考点,希望各位小伙伴都可以积极的进行备考学习。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承重砌体墙的抗震措施中,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为( )。

A.180mm×180mm

B.240mm×180mm

C.240mm ×240mm

D.240mm×300mm

正确答案:B

1.背景
某机场原跑道长2700m,宽60m,可供B747—200机型使用。为了满足B747—400机型的使用,2010年在原跑道的一端延长了500m,其道面分块尺寸为5m×5m。之后在组织验收时,监理单位对跑道延长段道面平整度采用了如下的检查方法:
(1)在计算机上随机抽取了下表所示的栏号,根据栏号确定测点位置。
平整度测点相对位置一览表

(2)以跑道延长段中线为横坐标x,跑道宽度方向为纵坐标】,,坐标原点为延长段起始端中点,建立了下图所示坐标系:

(3)现场测定各点的平整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各测点平整度汇总表

2.问题
(1)依据上述条件计算实际取点中离跑道中线最远的点、离跑道中线最近的点、离原跑道端最近的点及离原跑道端最远点的实际位置坐标(x,y)(单位m),写出计算过程,并列表给出计算结果(序列号依照上表)。
(2)计算所测平整度数据的平均值,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能否给出平整度合格的结论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离跑道中线最远的点11号点、离跑道中线最近的点5号点,离原跑道端最近的点1号点,离原跑道端最远点6号点。 例如1号点:X=500×0.06=30m,Y=0.17×30=5.1m。其余点计算结果如下表

(2)平均值:
(3.1+2.3+1.8+1.9+3.8+2.9+4.4+3.5+4.7+1.2+1.7+3.3+2.6+1.4+3.0+1.3)/16=2.68mm。
(3)不能。
理由:规范规定检测板块数量应为不少于板块总数的20%,本工程板块数量为l200块,检验点数应不小于240,而本次检验只检验16个点,尽管最大偏差未超过5mm且平均值小于规范规定的3mm,但频次不够,不足以做出合格的结论。

企业所得税法中所称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下列( )后的余额。

A、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B、免税收入
C、各项扣除项目
D、不征税收入
E、减免的所得税
答案:A,B,C,D
解析:
2020版教材P125 / 2019版教材P120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人、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