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2020年黑龙江城乡规划师报名时间:预计8月初

发布时间:2020-03-10


如果你们还不知道2020年黑龙江城乡规划师考试报名在什么时候?那你们看51题库考试学习网的这篇文章就对了,具体详情,请看本文:

2020年黑龙江城乡规划师报名时间暂未公布,不过根据往年经验来看,2020年黑龙江城乡规划师报名时间预计在20208月初开始。届时,报考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按照告知承诺制的有关要求注册报名。

接下来了解一下该考试的报名条件,具体如下:

一、考全科

(一)报考人员取得城乡规划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城乡规划业务工作满6年;

(二)报考人员取得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或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专业学位),从事城乡规划业务工作满4年;

(三)报考人员取得通过专业评估(认证)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城乡规划业务工作满3年;

(四)报考人员取得城乡规划专业硕士学位,或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专业学位),从事城乡规划业务工作满2年;

(五)报考人员取得通过专业评估(认证)的城乡规划专业硕士学位或城市规划硕士学位(专业学位),或取得城乡规划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城乡规划业务工作满1年。

除上述规定的情形外,取得其他专业的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并从事城乡规划业务,其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二、“免2科”报考条件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证书并符合《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中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可免试《城乡规划原理》和《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科目,只参加《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和《城乡规划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三、“免1科”报考条件

符合“考全科”第5条报名条件的,可免试《城乡规划原理》科目,只参加《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和《城乡规划实务》3个科目的考试。

【考生须知】

在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前,高等学校颁发的“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与“考全科”报考条件中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等同。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之前,高等学校颁发的“城市规划”或“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硕士、博士层次相应学位,与“考全科”报考条件中的“城乡规划”专业的硕士、博士层次相应学位等同。

好了,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建议你们去51题库考试学习网的官网看看哦,祝你们好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有( )。

A.凤凰
B.平遥
C.兴城
D.丽江
E.镇远
答案:B,D
解析:
目前世界文化遗产拥有26处,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为序,包括长城;明清故宫,包括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市);莫高窟(甘肃敦煌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市);布达拉宫包括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拉萨市);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河北承德市);孔庙、孔林、孔府(山东曲阜市);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丹江口市);平遥古城(山西);丽江古城(云南);苏州古典园林(江苏苏州市);颐和园(北京市);天坛(北京市);大足石刻(重庆大足县);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都江堰市);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市);明清皇家陵寝,包括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皖南古村落,含西递村和宏村(安徽黟县);云冈石窟(山西大同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辽宁桓仁县与吉林集安市);澳门历史城区;殷墟(河南安阳市);开平碉楼(广东开平市);福建土楼;“天地之中”建筑群(河南登封市)。

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中一类用地要求的是( )。

A.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B.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
C.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
D.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答案:B
解析:
一类用地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②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③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藏深度;④没有被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⑤没有沼泽现象或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⑥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的是( )。

A.坚持因地制宜
B.坚持循序渐进
C.坚持协调发展
D.计划发展
E.可持续发展
答案:A,B,C
解析:
制定乡和村庄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规划的要求,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乡和村庄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