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性,36岁。出生时发现其右面部有一约3cm×3cm大小的淡红色、平坦、界清斑块,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斑块也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并出现结节,易擦破出血,未引起重视,一直未予治疗。查体:右面部有面积约10cm×10cm的暗红色斑块,稍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两个约2cm×2cm的结节。该病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法是()

  • A、药物注射
  • B、硬化剂
  • C、选择性光热作用
  • D、手术切除
  • E、皮肤磨削

参考答案

更多 “男性,36岁。出生时发现其右面部有一约3cm×3cm大小的淡红色、平坦、界清斑块,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斑块也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并出现结节,易擦破出血,未引起重视,一直未予治疗。查体:右面部有面积约10cm×10cm的暗红色斑块,稍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两个约2cm×2cm的结节。该病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法是()A、药物注射B、硬化剂C、选择性光热作用D、手术切除E、皮肤磨削” 相关考题
考题 切除后应立即行皮肤移植术修复的是()A、皮肤鳞状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恶性黑色素瘤D、以上全是E、以上全不是

考题 女性,57岁,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下未及肿大淋巴结。在鼻翼部位最安全可行的手术切除的深度为()A、紧贴真皮下切除B、在皮下组织深层切除C、保留鼻翼软骨,紧贴软骨表面切除D、连同鼻翼软骨一并切除,保留鼻前庭的皮肤和黏膜E、鼻翼的全层切除

考题 女,8岁,生后即出现左颊部和上下唇紫色肿物,弯腰低头时体积增大,听诊未闻杂音。病理检查最可能发现()A、多发扩张的不同大小的静脉管腔B、多发原始的淋巴管腔C、多发小型的动静脉瘘D、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团E、包绕毛细血管的纺锤形细胞

考题 女性,57岁,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下未及肿大淋巴结。如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发现病损组织未切净,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应为()A、继续切除直至切净后再修复B、不必继续切除,但须在创面以蒸馏水冲洗,应用5-Fu,再修复C、不必继续切除,但须在创面以蒸馏水冲洗,应用5-Fu,创面对缘拉拢缝合,术后1~2年无复发后再行鼻翼修复D、不继续切除,术后应用放射治疗E、继续切除,直至切净后再以皮瓣修复,术后应用化疗

考题 以下对颈内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颅内乙状窦,汇入颈总静脉B、起自颅内横窦,汇入无名静脉C、起自颅内乙状窦,汇入无名静脉D、起自颅内横窦,汇入颈总静脉E、起自颅内乙状窦,汇入锁骨下静脉

考题 女性,57岁,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下未及肿大淋巴结。按上述诊断,手术切除时距病损边缘的距离应为()A、2mmB、0.5cmC、1cmD、2cmE、4cm

考题 女性,30岁。左手掌面被宽3cm锐器刺伤2小时。查体:中指掌指关节处掌面皮肤裂伤,中指呈伸直位,感觉障碍,手指苍白发凉,Allen试验阳性。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清创后修复屈指肌腱、神经,吻合动脉缝合创口B、清创后修复神经,吻合动脉,肌腱二期修复C、清创后修复肌腱,吻合动脉,神经二期修复D、清创后修复肌腱和神经,结扎出血的动脉断端E、清创缝合伤口,其他组织二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