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 B、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
  • C、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
  • D、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参考答案

更多 “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C、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D、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相关考题
考题 中国目前使用的空气质量标准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对PM2.5列入“强制性”监测项目并予以公开。(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它是指( )。①具体②可度量③可理解④可实现⑤现实性⑥有时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考题 2013年山东省空气质量日报中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全年的()

考题 现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也经常会在各类媒体上看到AQI,那么请问大家AQI是指什么()?A、空气污染指数B、PM2.5含量指数C、空气质量指数D、雾霾指数

考题 PM2.5车内感应器将车内空气质量与通过网上数据获取的车外空气质量进行对比,从而达到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目的。可保留一周内车内车外空气质量历史数据。

考题 东风雷诺科雷傲探享版车型配备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PM2.5感应器将车内空气质量与车外空气质量进行对比,从而达到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目的。同时,可保留一周内车内车外空气质量历史数据。

考题 PM2.5是一个什么指标?()A、下午两点半的空气质量B、可吸入肺的颗粒物C、风速D、大气压力

考题 2012年3月8日,广东省率先按照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公众发布珠三角首批17个自动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PM2.5监测数据公布的主要意义是()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②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③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④体现了保护环境要完全依靠政府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考题 应对()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A、海市蜃楼B、雾霾C、冰雹D、海啸

考题 2012年2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加了PM2.5的指标,其中PM2.5是指()A、可吸入颗粒物B、细颗粒物C、总悬浮颗粒物D、空气颗粒物

考题 空气质量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在2012年初出台,对应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也变成了AQI,“污染指数”变成了“质量指数”,不是新增加的污染物指标为()。A、细颗粒物(PM2.5)B、臭氧(O3)C、一氧化碳(CO)D、可吸入颗粒物(PM10)

考题 目前我们重庆市空气质量形势严峻,最突出的问题是?()A、PM2.5超标B、酸雨严重C、一氧化碳超标D、二氧化碳超标

考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危害很大。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这说明政府()。 ①积极履行社会管理的经济职能 ②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利益 ④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运用所学公民、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实现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考题 国务院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限值为()

考题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B、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C、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D、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欧洲

考题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首个室内PM2.5(细颗粒物)污染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调研项目的负责人表示:“虽然室内外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我们发现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此外,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浓度与同期室外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上述文字意在强调()A、PM2.5的影响无处不在B、室内PM2.5影响比室外显著C、建筑物对人体有保护作用D、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考题 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它是指()。 ①具体 ②可度量 ③可理解 ④可实现 ⑤现实性 ⑥有时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考题 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始检测环境空气质量()。A、扬尘指标B、灰霾指标C、PM10指标D、PM2.5指标

考题 单选题应对()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A 海市蜃楼B 雾霾C 冰雹D 海啸

考题 单选题2012年2月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加了PM2.5的指标,其中PM2.5是指()A 可吸入颗粒物B 细颗粒物C 总悬浮颗粒物D 空气颗粒物

考题 单选题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C 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D 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考题 单选题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B 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C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D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欧洲

考题 单选题对于热电联产项目来讲,有两个关键的控制点()。A 第一个关键控制点在项目建议书(初可)阶段,控制指标是该地区的热电联产规划;第二个关键控制点在可研阶段,控制指标是热价、电价的制定是否合理有协议,重要的外部条件是否满足B 第一个关键控制点在项目建议书(初可)阶段,控制指标是该地区的供热规划;第二个关键控制点在可研阶段,控制指标是热价、电价的制定是否合理有协议,重要的外部条件是否满足C 第一个关键控制点在项目建议书(初可)阶段,控制指标是该地区的热电联产规划;第二个关键控制点在可研阶段,控制指标是热价、电价的制定是否合理有协议,重要的内部条件是否满足D 第一个关键控制点在初设阶段,控制指标是该地区的热电联产规划;第二个关键控制点在施工图阶段,控制指标是热价、电价的制定是否合理有协议,重要的外部条件是否满足

考题 单选题我国目前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控制PM2.5,PM2.5( )。A 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质量越好B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括性强,更易附带病毒、有害物质C 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长,输送距离短D 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细颗粒物

考题 单选题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了强制性监测指标C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D 与PM10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考题 单选题近日,清华大学发布首个室内PM2.5(细颗粒物)污染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调研项目的负责人表示:“虽然室内外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我们发现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此外,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浓度与同期室外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上述文字意在强调()A PM2.5的影响无处不在B 室内PM2.5影响比室外显著C 建筑物对人体有保护作用D 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